top of page

Aphantasia?沒有"心眼"的人?

Mira Chen

在YouTube上看到一位插畫家說他是Aphantasia,第一次看到這個新奇的英文字,很好奇地去Google了解一下這到底指的什麼,中文翻譯成"心盲症”,指的是有某些人,他們無法在腦海中想像出任何畫面,包括自己非常熟悉的人的臉。這個字是從古希臘文的”phantasia”(意指"想像”)衍生出來的,字首加上”a”表示”沒有”的意思,來形容缺乏視覺想像力的這群人。在英文中有人解釋這是沒有”mind’s eye”,直譯成中文就是沒有”心眼”囉?(呃⋯⋯好像有點離題了)

還有些從事視覺藝術行業的傑出人士,也是有”心盲症”,據說擁有心盲症的人在遇到與視覺化有關的問題時,往往仰賴對事實的記憶,而非腦中想像的畫面。不過,研究報告指出,心盲症的人只有在自發性的想像是有困難的,但是他們還是會做夢喔!

視覺的記憶和回想,我覺得是對於學習很重要的技巧,沒有辦法在腦中出現畫面,感覺在學習時會加倍辛苦吧?

但是,你能夠把腦中出現的畫面具體地呈現出來讓別人也看到嗎?

我的感覺是,在要把想像的畫面畫出來時,我們一般人並沒有比心盲者佔多少便宜。想像是一回事,把想像的東西變成一張圖,如果沒有參考的影像,才發現缺少很多細節畫不出來。我雖然時常在腦中勾勒出想像的畫面,或者我的奇幻夢境,想要把它畫在紙上,都畫得亂七八糟的,完全不是我腦中看到的樣子。要憑想像力來畫寫實的人物和場景,如果不是天才,就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行,當然記憶也佔了很大的輔助功能。要畫想像的人或動物,就要熟悉他們身體的結構;要畫想像的場景,要先會基本的透視原理。

為了增強自己對人體結構的暸解和記憶,我曾經用兩種方式來訓練。第一種方式是先憑想像一個人的姿勢,把它畫在紙上,然後在有問題的部分,去找參考圖片對照,再去修改,如果找不到類似姿勢的圖片可參考,就照鏡子拿自己當做model。

第二種練習方式則是找一張人體參考照片,先觀察,並努力記住所有的重點,一分鐘後就把圖片拿掉,憑腦中的記憶來畫,畫完之後再比對照片,然後看著照片再畫一張。

以我個人的感覺,第一種憑想像來畫比較困難,第二種因爲已有參考圖片,相較之下容易些。兩種方式都可以讓自己了解哪裡不足,並對人體各種姿勢的呈現會有更清楚的認識。

0 comments

Related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©2024 Mira Chen Art

bottom of page